近日,关于迈达TEA治疗仪的研究论文——《TEA通过使用自主机制加速结肠传输和减少直肠感觉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译)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AM J GASTROENTEROL)上发表,此项研究成果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美国密歇根大学消化病学和肝病学部共同完成。《美国胃肠病学杂志》是美国胃肠病协会(AGA)会刊,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均为医学类1区,是胃肠病学领域被引频次最高的顶尖期刊之一(2021-2022年度 IF=10.864)。
◆文章简介◆
导读: 结肠转运和内脏超敏被认为是肠易激综合征伴便秘(IBS-C)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然而,目前还缺乏针对腹痛和结肠运动的治疗方法。该文章研究旨在探讨经皮电刺激(TEA)对IBS-C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可能机制。
方法: 52例IBS-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日TEA治疗,连续4周(n=26)和每日sham-TEA,连续4周(n=26)。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评估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CSBMs/week,主要结局)、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系统、患者便秘生活质量评估、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结肠运输时间和肛门直肠生理学。用不透明标记物评估结肠运输。记录心电图以评估自主神经功能。
结果: (i) TEA改善便秘和腹痛。治疗后,最后一周,TEA组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高于假TEA组(3.5±1.6vs2.3±0.6, P=0.002)。在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p=0.002)和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评分(p=0.025)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效果。此外,TEA对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TEA组患者便秘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降低(p=0.004)。(ii)与sham-TEA相比,TEA改善了结肠运输(p=0.002),增加了直肠感觉阈值(排便欲望,p=0.004;最大耐受性,P<0.001)。(iii)与sham-TEA相比,TEA可提高迷走神经活动(P<0.05);在治疗结束时,迷走神经活动与结肠运输和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显著相关。
讨论: TEA加速结肠运输和减少直肠感觉改善便秘和IBS症状,可能通过使用自主机制介导。
◆TEA神经调控治疗仪◆
产品原理:
迈达TEA胃肠治疗仪是一款运用神经调控技术,采用物理电刺激来达到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无创可穿戴式治疗设备。
它通过合理设计的电流参数来刺激足三里,电信号沿脊髓向大脑传导,激活大脑孤束核神经元,孤束核受刺激后,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信息,引起迷走神经背核激活,激活的迷走神经引起胃肠动力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改善胃肠动力。至此,产品增强了迷走神经活性,形成神经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适应症: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胃食管反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癔球症、化疗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胃轻瘫等功能性胃肠疾病。
适用科室:消化科、肛肠科、中医科、康复科、老年科、神经科、普外科、等科室。
扫描二维码获取中译文献全文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迈达佩思“”微信公众号